左轉大理街,我們的少女時代

創刊號企劃:艋舺服飾商圈,我們的少女時代 | 2018–08–06

龍山寺捷運站一號出口,左轉直走大理街口,朝聖 1970、1980 年代,台灣最繁華的成衣集中地。

「從十八歲就從彰化上來台北。」(雅美服裝行|蔡洪秀琴)

「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會,可是我又很愛漂亮,個子又這麼小,買不到衣服。我就在想我自己賣衣服的話,就可以挑選適合的。」(宏興服裝行|梁寶珠)

「在批發業興盛的時候,小小的一個店面就要請大概十幾個員工。」(歐芬內衣)

「民國 70、80 年代(生意)最好,那時候我們在和平西路更好,萬華戲院還沒有被拆掉。」(雅緹服裝行|吳佳蕙)

「我女兒阿,他跟這家店一樣大阿,一起長大的,所以以後由他來接手。」(豪美行服裝批發|粘玉猜)

「以前這邊這一帶有多興盛繁華啊,你所看到的每一間門市店家,背後都會有一間工廠。」(聯昌服裝行|王蕙芳)

「33歲在板橋有了店面,東山再起,一直到現在在萬華已經有了五家店。」(快樂服裝行|許秋琴)

1950 年代,洪勝美服裝行洪蔡閃與兒子,從彰化芳苑北上謀個生路,一開始只是利用邊腳布(工廠剩下的布邊)做成拼布衣,銷售大好,租下西園路二段 52 巷 6 弄底的舊豬寮,彰化的親戚朋友一個接一個上來,奠下「洪家班」以加工為主的密集產業,再後來,「芳蘭」、「柯文」、「鄭姓客家人」,好幾個家族的歷史在此綿延。

後來,台灣經濟起飛,兩、三千店家聚集在大理街、西園路、康定路一帶,樓下是店面,樓上是工廠,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,裁縫機咖搭咖搭響,老闆娘身兼女工和廚娘,訂單接不完,附近的店家轉為中盤商,採取寄賣方式,賺得更多,晚上躺在鈔票上睡。

男裝、女裝、童裝、內衣、泳衣、睡衣、唐裝、旗袍、孕婦裝,連三十幾萬的貂皮大衣有銷量,全台灣甚至全世界都有人來批發,衣服一車又一車載走。雙園地下商場、艋舺地下商場、全美地下商場四棟建築物,擠得水泄不通,小孩坐在最高層的衣服上幫忙顧店,三、四坪的店面光員工就十幾個。

生意好到沒辦法休息,沒人想過週休一日、週休二日,那時什麼衣服都賣得出去,誰知五分埔逐漸興起,我們穿過的衣服被批老舊。1990 年代,工廠移往中國大陸,好不容易撐過 SARS,日韓平價服飾來襲,歷史翻開下一頁,故事寫到新一章,鄰居只剩下兩三百間店面,收的收、散的散,政府說產業需要轉型,西園 29 我還是沒去過。

以前站太久,腳現在還是水腫,偶爾,我回頭,懷念我們的少女時代,不是因為曾經風光,而是那時努力付出就會有收穫。小孩長大了,我已經滿足。

撰文:劉盈孜
攝影:林政億、劉盈孜

--

--

吳沛憶 wepeiyi

中正萬華立委候選人、第十三屆台北市議員、清大研究所、台大政治系,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言人、民進黨民主學院主任、2016 蔡英文競選總部媒創副主任。用心每一件選民服務,致力推動地方創生、性別平等。